3月5日上午九时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。
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总理三次提及食品相关问题,并指出,2018年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,实施健康中国战略,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,注重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,加快实现全程留痕、信息可追溯,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、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全。
食品安全
是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
这10年
总理的工作报告中
提到了哪些振奋人心的目标?
小编整理了十年间
总理工作报告中的
食品安全关键词
来回顾一下~
2018
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
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,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;在食品药品方面,五年来,政府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,强化风险全程管控。
同时,总理在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,2018年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,实施健康中国战略,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,注重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,加快实现全程留痕、信息可追溯,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、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全。
(整理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)
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,要完善监管体制机制,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。
(整理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)
要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
为了人民健康,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,严守从农田到餐桌、从企业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,让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。
(整理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)
更坚决措施 全方位强化 全过程保障
总理回顾2014年工作时,肯定了去年着力治理“餐桌污染”,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,谈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修订《食品安全法》等15件法律。
谈到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时,总理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“人的生命最为宝贵,要采取更坚决措施,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,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。”
(整理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)
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、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,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。严守法规和标准,用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处罚、最严肃的问责,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,切实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(北京晨报)
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,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,我国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,加强综合协调联动,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,加快形成符合国情、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,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。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,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。
(人民网)
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
两会期间,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,“食品安全”出现了多次。他强调,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,集中打击、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,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,提高食品安全水平。
(整理自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)
根治“食品安全焦虑症”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成热点
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,健全法制,严格标准,完善监测评估、检验检测体系,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,加强监管执法,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”。
(整理自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)
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食品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。同时要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,做好安全生产工作,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
(整理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)
针对三鹿等突出问题 提出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
2008年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,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,教训十分深刻。
2009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。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,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。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、召回制度。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、用得舒心。
(整理自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)
编辑整理:深圳食事药闻
上一篇: @深圳人,你的食品安全督导员即将上线!
下一篇: 《食品快速检测产品评价技术方案》实施啦!